在電腦城有條不成文的規(guī)則,銷售人員過手出去的高端電腦不知道有多少,但自己用的機器往往是落后主流配置一代到兩代的產(chǎn)品,要不就是客戶升級留下的一些舊的配件,今天收個主板,明天得個顯卡,東拼西湊整出來的PC。近期PC市場熱點多哦,E3 1230V2火得一塌糊涂,內存單條4G降價,SSD也不再是高不可攀,這不,例外就出現(xiàn)了。 出于對INTEL XEON E3 1230V2 “超凡性價比”的認同與喜愛,筆者把自己的老舊機器升級啦!
裝完WIN7,跑跑測試,感覺相當好,22納米制程工藝,TDP功耗65W的E3 1230V2測試出來溫度確實很低。在經(jīng)歷過13秒開機進系統(tǒng)的“極速”體驗后,細想一下,我能拿這種主流配置PC來做些什么呢?有朋友提議學習了解現(xiàn)在比較火熱的非編軟件吧,蘋果系統(tǒng)里面的達芬奇調色、FCP、AVID等等。不錯的建議,白蘋果我是買不起的。那么就從蘋果系統(tǒng)的安裝開始吧。就這樣走上了一條不斷“折騰”,不斷熬夜的“痛苦”之路。到PCBETA爬文檔,找驅動,發(fā)貼求助,經(jīng)歷了N多次“五國”,硬重啟,無限小菊花,無限風火輪,關機不斷電。。。。。。,終于在一周后,這套機器的MAC,按網(wǎng)上的“俗語”裝得基本完美了,回首整個過程,真是“痛并快樂著”。不多說了,上圖吧!
MAC的桌面做得真是相當漂亮!聲、顯圖標正常,硬盤圖標正常。
“關于本機”中的顯示器尺寸可沒選正確,不影響操作就是了。CPU能識別到是至強的3.3G四核,內存的總容量8G DDR3,圖形卡也能識別到正確的型號。
兩根4G DDR3 1333的內存。
顯卡型號GTS450 1024M緩存以及三星顯示器分辨率。
顯示分辨率可以調整,如圖所示,直接就是1080p,1920×1080的分辨率。
QE俗稱“水波紋”正常,雖然實際意義不大,但感覺還是很炫的。另注:上圖為測試時用17寸顯示器做的截圖,是1280×1024的分辨率。
網(wǎng)絡已經(jīng)接通,可以上網(wǎng),速度與在WIN7沒什么分別。
聲卡驅動是整個嘗試過程中,花時間最多的。最終還是用上“原版”驅動了。
輸入輸出都有了。音質還可以,反正比用簡單的VooDooHDA好不少。
最后簡單的測試了一下整機在MAC LION下面的性能??上е挥?2位的測試軟件。呵呵,代表一下吧。
本次嘗試解決了大部分的驅動和引導問題,在硬件這塊,只有技嘉Z77P-D3所集成的INTEL USB3.0控制沒有搞定。目前無解吧。另外,睡眠喚醒就不整了,直接關閉這個功能。經(jīng)歷了“痛苦的折騰”,最終能有一個“快樂”的好心情,這也許就是PCBETA遠景論壇上諸多網(wǎng)友所期望的,這次筆者也深深體會了一把。本著學習與交流的態(tài)度,在文章的結尾,向論壇里面的網(wǎng)友表示感謝!
后記:(修改于10月4日)國慶放假,花了點時間又嘗試了一下山貓10.8.2,還算是小有收獲。除了前文所提到能驅動的硬件設備以外,USB3.0的驅動系統(tǒng)自帶了。發(fā)圖分享一下。
山貓10.8.2的桌面,同樣很漂亮。
關于本機的概述,基本沒什么變化,除了軟件為OS X 10.8.2
在山貓中,QE也是正常的。界面與獅子有所區(qū)別。
USB3.0能被正常識別了。這個可不是以前部分X58主板所集成的NEC的USB3.0控制芯片。
主板集的SATA6G 接口也能被正常識別使用。
64位Geekbench測試的結果。與32位的比較差別不大。